小小香港街道各異其趣,日常平凡的街道銘刻歷史與我們的記憶。我們能否擁有一條自己的街道?香港民間學者馬國明,多年來一直大力呼籲人們關注街道、關注街道上的流動風景,與人,因為街道必須具有多樣性,才能顯現其公共空間的性質。在香港這個無根社會,寫作與私密記憶,會是著手栽種的方式嗎?中大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一邊整理香港文學歷史,一邊推動大量作家導賞及社區文學創作,樊善標教授可由多面向去分享其所見。而城巿重建處處,我們記憶中的街道可能化為烏有,唯在異鄉中尋索理想之鄉。詩人陳麗娟熱愛本土,近日寫成《不能抵達的京都》,或者京都街頭與古物身影,也是香港心事。現實變化,記憶流動,隱喻不滅,虛構自由。
日期︰2015年12月5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地下多媒體劇場
(九龍城聯合道135號)
講者:馬國明、樊善標、陳麗娟
主持:鄧小樺
主辦:香港文學館
鳴謝︰香港兆基創意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