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我們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1樓     
電話︰2333 6967
電郵︰hk.house.of.literature@gmail.com

2101, 33號 Tai Yau Street
San Po Kong, Kowloon,
Hong Kong SAR China

+852 2333 6967

文學季水字部2022

香港文學季 · 水土不伏

水字部:文學 x 藝術

水字部,是漢字部首中可觀的部首之一,構形、意涵和變化廣泛而複雜,與水相關的部首除「水」外,還有冫和氵字旁,兩個字旁皆由「水」的書寫形象演變而成。水字的象形,形態像水蜿蜒流動之形,本義是河流,引申泛指一切水域,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水」兩側的點則像水滴、水花、水珠。大的水有海、江、河,細的水有溪、澗、窪… 水,無處不在。地裂開山和海浪衝岸所造成的巨大孔隙,成為了水走向的地方,被分散的、被微縮的束束小水,換個形態,緩緩向前流動,終歸會匯聚在一起,成為大江大河,跨山涉海,長流不息。

本計劃將邀請五位本地視覺藝術家聯乘五位本地作家參與計劃,灑落四間香港獨立書店,旨在蒐集和再現散落在地四周的人與人之間的回憶、感情和關係,撿拾並串聯起生命之源「水」的各式形態,研究其中物、城市、自然、人等事物的相互關聯,以文學和藝術創造出再次賦予街道生氣的風景,鼓勵參加者離開電子屏幕,在疫情區間人們日久之時,投入藝術,讀讀本地文學,獲得在寒冬喝一杯熱水的溫暖。

參加作家及藝術家:

留下書舍:黃慧心 x 李顥謙

獵人書店:鄧伯軒 x 余婉蘭

閱讀時代:雷恩兒 x 張婉雯

一拳書館:鄧廣燊 x 陳智德|袁雅芝 x 李維怡

策劃人 黃嘉瀛

日期:2022 年 12 月 10 日 至 2023年 1 月 10 日

地點:留下書舍(太子西洋菜南街228號唐4樓)|獵人書店(深水埗黃竹街1C地舖)|閱讀時代(太子道西162號華邦商業中心1102室)|一拳書館(深水埗大南街169-171號大南商業大廈3樓)

開放時間  

留下書舍:星期一至日中午 12 時至晚上 8 時(逢星期五營業至凌晨 3 時)

獵人書店:星期一至日中午 12 時至晚上 9 時

閱讀時代:星期一至日下午 1 時至晚上 8 時

一拳書館:星期一、三、五至日下午 1 時至晚上 7 時半|星期二、四下午 1 時至晚上 9 時


水字部:藝術家 x 策劃人 導賞

配合「 水字部:文學 x 藝術」計劃,策劃人及藝術家將親自為公眾導賞,歷時兩小時的社區散步和介紹,將帶領大家穿梭整個計劃所串連起的空間,揭示以「水字部」為靈感創作的文學和藝術作品背後所蘊含的泱泱概念。

日期:2022年12月17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 3 時至 5 時

地點:深水埗大南街及太子一帶(報名後會通知地點)

嘉賓:鄧廣燊、袁雅芝(藝術家)

主持:黃嘉瀛 (策劃人)

嘉賓簡介:

鄧廣燊

生於1992年,出生於中國內地,現居香港。他於2019年獲得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美術學士學位。他的創作結合了照片、繪畫、物件和視頻,追溯家庭不同年代之間的記憶和社會歷史。通過對各種媒介的舊物,家庭相冊和文件進行重組和重新詮釋,鄧廣燊探索渴望、失落和歸屬之間既微妙又錯綜複雜的聯繫。

他曾在李安姿當代空間、安全畫廊和Hidden Space舉辦個展。他還曾多次參加群展,在包氏畫廊、歌德學院和白石畫廊展出作品。

袁雅芝

1994年出生於香港,從生活狀態與工作經歷的矛盾中汲取靈感。她曾透過攝影窺探家人身分的自我價值及社會意識的形成。近年,她微觀人與動物間行為狀態的類比性。

她熱衷於學習及製作攝影書,攝影集《4 9 39 33 27 45 35》入圍 2018年第六屆新加坡國際攝影節攝影集單元。2016年取得香港藝術學院藝術高級文憑,並於2019 年獲得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文學士。

主持簡介:

黃嘉瀛

香港藝術家及策展人,於2013年獲香港中文大學藝術學士及於2021年獲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哲學碩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博士生。策展項目、藝術創作及寫作散見於香港及其他城市之報刊、美術館及社區空間。


水字部:藝術家 x 作家 分享會

配合「 水字部:文學 x 藝術」計劃,策劃人黃嘉瀛邀來藝術家雷恩兒及黃慧心,以及作家張婉雯及李顥謙親臨計劃現場及周邊社區,以不同媒介的創作回應計劃中對水部為漢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的思考,讓人體驗文學聯乘當代藝術與的樂趣,於是次分享會訴說創作及計劃背後的意念和故事,解讀他們的文藝風景。

嘉賓:雷恩兒、黃慧心(藝術家)張婉雯、李顥謙(作家)

主持:黃嘉瀛 (策劃人)

日期:2022年12月17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 2 時至 3 時

地點:深水埗大南街及太子一帶(報名後會通知地點)

嘉賓簡介:

雷恩兒

1997年生於香港,目前於香港生活與工作。她於2020年在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獲得學士學位。透過素描、繪畫和錄像裝置等媒介,她目前的實踐大多關注於日常世界和生活經驗的現成物件及其物質文化,並體現了物件的存在價值及人與物件之間的親密和聯繫。 

她的作品曾在香港、瑞士和台灣展出,包括布朗畫廊(香港)、李安姿當代空間(香港)、德薩畫廊(香港)、Wure Area(香港)、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香港)、Kino Roland(瑞士蘇黎世)和靜宜大學藝術中心(台灣)。

黃慧心

主要集中於錄像和雕刻影像。透過與相機遊走,譜寫和雕刻影像的質感和節奏,她相信這樣能讓她理解並步入生活。因此,她大部分作品都與她的日常生活和周遭的人有關,而她的作品亦受其流動性影響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創作,如柬埔寨,越南,菲律賓和香港等。她花很多時間思考影像和藝術創作背後的權力議題,有時她讓身邊的人成為創作原料的提供者,而她是作品的“媒介”或“共同創作者”。

張婉雯

香港作家,著有散文《參差杪》、《你在—校園貓的故事》;小說《那些貓們》、《微塵記》、《甜蜜蜜》。曾獲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組推薦奬。

李顥謙

九十後詩人,2022年出版個人詩集《夢或者無明》,作品收錄在《水母與搖滾——字花十年選詩歌卷》、《我香港,我街道2: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等選集。曾為香港電台社區參與廣播節目《香港文學十三邀》主持之一,現籌劃詩podcast 「今晚SEE詩先」與其他活動,希望能一直在香港寫作與推廣現代詩。

主持簡介:

黃嘉瀛

香港藝術家及策展人,於2013年獲香港中文大學藝術學士及於2021年獲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哲學碩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博士生。策展項目、藝術創作及寫作散見於香港及其他城市之報刊、美術館及社區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