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我們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1樓     
電話︰2333 6967
電郵︰hk.house.of.literature@gmail.com

2101, 33號 Tai Yau Street
San Po Kong, Kowloon,
Hong Kong SAR China

+852 2333 6967

news

【島敘可能:文學x視藝】展覽

Literature House

自然風景的探索,以及居住感觸,歷來是文藝創作的靈感來源。島的孤立與連結,也可作為文藝的隱喻。而本土地貌特色之一,正是離島眾多。香港文學季將選擇6個離島作為考察對象,分別邀請6位作家及藝術家配搭合作,進行文學及視藝的跨媒介對話創作,催生文學與視藝作品,呈現自然與文學的視、聽、觸覺等多重感官關係,呈現多維的創作面貌。文字與視藝的雙重介入下,本土的現實與想像,將會有怎樣的變化?

參展藝術家︰
大嶼山 — 廖偉棠x馬琼珠;長 洲 — 樊善標x劉學成;
龍珠島 — 韓麗珠x蔡仞姿;東平洲 — 飲 江x郝立仁;
蒲台島 — 唐 睿x何兆南;小鴉洲 — 崑 南x香建峰。

策展人︰鄧小樺(文學)、石俊言(視藝)

展覽日期︰11月12日至12月23日
開幕酒會︰11月12日,6-8pm
地點: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 1a space
展覽開放時間:逢星期二至日上午11時至晚上7時

「島敘可能」藝術家分享:11月12日,3-5pm
講者︰飲 江、劉學成、蔡仞姿、郝立仁

***************************************************
參展者簡介︰

藝術家︰

【蔡仞姿】
蔡仞姿自80年代已是一位活躍的視覺藝術家,她亦為香港最早期的非牟利獨立藝術機構之一1A空間的創辦人。於1990年獲亞洲文化協會旅美藝術家獎。1993年,蔡氏應邀為第一屆亞太三年展,於澳州的昆士蘭藝術館展出之藝術家,同年於德國的柏林世界藝術館舉行個展。於2011年獲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獎。 

於2015年,蔡氏參與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伙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舉辦的小野洋子“MORNING PEACE”共時進行的互動項目演出。蔡氏的作品被香港藝術館及香港文化博物館所收藏。她現於香港生活及工作。

【馬琼珠】
馬琼珠於2001 年獲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文學士(純藝術)學位。同年,她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志奮領獎學金,前往英國列茲大學就讀,取得 Feminist Theories and Practice in Visual Art 碩士學位。馬氏曾多次於香港及外地舉行展覽,作品入選05 年香港藝術雙年展,並為沙田歷史文化博物館所收藏。她曾參加在孟加拉、香港、芬蘭、波羅的海奧蘭群島等地舉行的藝術家交流工作坊及駐場藝術家計劃。她是亞洲文化協會利希慎基金獎助金得主,08 年赴紐約實習及考察。

【香建峰】
香建峰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獲藝術碩士及文學士(藝術)學位。近年遊走於藝術教育、繪畫創作及平面設計之間。香氏曾參與多個本地及海外展覽、藝術活動,繪畫作品入選2003年當代香港藝術雙年展,並為香港藝術館及私人收藏。 現為香港藝術學院講師。

【劉學成】
2005年取得澳洲皇家墨爾本大學藝術學士學位,2007年完成該校的藝術碩士學位。自2003年起,劉氏積極參與多個本地聯展;2006及2008年曾於香港舉辦「規律 - 劉學成個人行動」,「詩前想後」,「乞泉齋內的水動山靈」,「測不準定理」及「向你好說你好」等多次個人展覽。2007年被選為香港藝術推廣辦事署「藝遊鄰里計劃」的推介藝術家之一, 2008年於美國波特蘭參與駐場藝術創作,2010至2014年次多於韓國參與藝術家進駐計劃。2011於中國天津舉辦「求不得」混合媒体作品個人展覽。曾於2004及2005年兩度入選「夏利豪基金會藝術比賽」。作品為中國、美國、韓國及香港等地的私人收藏家及公共機構收藏。

【何兆南】
何兆南於2006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 他於2008年成為全職藝術家並成了立自己的工作室。何氏曾參展多個群展包括於德國Museum Folkwang及西班牙Palma de Mallorca的CHINA 8項目“Works in Progress”(2015)及日本清里攝影藝術博物館的“清里攝影藝術博物館開館20周年紀念展「原点を、永遠に。」”。他獲頒發「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2009」年度獎及入選「法興銀行中國藝術獎2010」和「Sovereign傑出亞洲藝術獎2011」。他的作品被Burger Collection、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立法會及日本清里攝影美術館所收藏。

何氏現於香港生活及工作。於2013年,他創辦了『百呎公園』,一個策劃展覽及促進藝術交流的非牟利藝術空間。

何氏新作品《不平日常》(2015)及《散景》(2014)揭示了潛在於平靜的城市風景中的危機感,作品拼合了何氏一向關注的社會政治議題,如近期作品《門常開》(2014)和《防衛與抵抗》(2013),及在較早期作品中如《平日常》(2013)、《天地人》(2011)及《光之道》(2011)中,對於存在和生命中無常狀態的思考。

【郝立仁】
郝立仁於二零一一年獲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頒授藝術文學學位。郝氏採用多種媒介如手造紙、素描及繪畫等,去探討和體驗人與環境的關係和記憶,以及表達對本土地方意識的關注,他更於本年7月遠赴冰島山城藝術空間(Listhús í Fjallabyggðis),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藝術家駐場計劃,藉此從大自然吸取更多的創作靈感。


作家︰

【崑 南】
崑南,原名岑崑南,另有筆名葉冬,廣東恩平人, 1935年生於香港。早年曾在《香港時報》副刊《淺水灣》、《快報》副刊等撰寫小品文、詩歌、遊記等專欄。 1955年出版詩集《吻,創世紀的冠冕!》, 1961年自資出版第一部實驗性長篇小說《地的門》。五十年代起,曾與王無邪、葉維廉等人合辦或獨力創辦多份刊物包括《詩朵》、《好望角》、《香港青年周報》、《詩潮》、《小說風》、《詩 ++》等等。作品還包括短篇小說集《戲鯨的風流》、《天堂舞哉足下》等,《打開文論的視窗》獲第八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評論組推薦獎,詩集《詩大調》獲第九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新詩組雙年獎, 2015年推出英文小說《KILLING THE ANGELS》。主持香港本土文學討論區網站「香港文學大笪地」。歷任多屆中文文學奬創作獎及雙年獎評審。

【飲 江】
原名劉以正。四九年生於香港,七十年代開始新詩創作。八七年與朋友合辦詩刊《九分壹》。九七年出版詩集《於是你沿街看節日的燈飾》(曾獲第五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詩組獎項)。另一詩集《於是搬石你沿街看節日的燈飾》﹝二零一零年三月出版﹞。

【樊善標】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文學士,哲學碩士及博士,現任該系副教授、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樊教授的研究興趣包括香港文學、現代散文及建安文學。著有詩與散文集《力學》、詩集《暗飛》、評論集《爐外之丹:文學評論及其他》,編有《犀利女筆──十三妹專欄選》、《香港後青年散文集合》、《墨痕深處:文學、歷史、記憶論集》、《〈新生晚報〉「新趣版」,1945-1976資料冊》、《陌生天堂──五十年代都市故事選》、《〈文子〉與先秦兩漢典籍重見資料彙編》及《香港文學大系——散文卷一》等。

【廖偉棠】
廖偉棠, 1975年出生於廣東,後移居香港,為詩人、作家、攝影師。曾獲香港文學獎雙年獎,臺灣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文學)。曾出版詩集《苦天使》、《少年游》、《黑雨將至》、《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野蠻夜歌》、《八尺雪意》等十種,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散文集《衣錦夜行》,雜文及攝影集《我們從此撤離,只留下光》、《波希香港.嬉皮中國》等。

【韓麗珠】
著有長篇小說集《離心帶》(2013), 《縫身》(2010)及《灰花》(2009)、中篇小說集《失去洞穴》(2015)、《風箏家族》(2008)、中短篇小說集《寧靜的獸》(2004)、短篇小說集《輸水管森林》(1998)和與謝曉虹合著的《雙城辭典》(2012)及合集《Hard Copies》(1999)。曾獲二零零八《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二零零八及二零零九《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小說、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組推薦獎、第二十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長篇小說《灰花》獲第十三屆紅樓夢文學獎推薦獎。 參與2009深圳香港雙城雙年展特別項目「漫遊:建築體驗與文學想像」,撰寫了小說《回家》虛構人與建築(土樓公舍)的故事。

【唐 睿】
薪傳文社社員,曾獲第一、二屆大學文學獎詩、小說獎及第廿九屆青年文學獎散文、兒童文學獎。香港教育學院主修美術,教育學士學位畢業後留學法國,巴黎第三大學──新索邦大學法國文學學士、比較文學碩士,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作品見於本地文學雜誌。首本小說集《Footnotes》獲第十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組雙年獎。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

策展人︰

【鄧小樺】(文學部分)
畢業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碩士。為《字花》創刊編輯,曾於城大創意媒體學院、浸大電影學院、香港藝術中心及各中學教授寫作及文學閱讀課程,現任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理事會召集人、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曾獲中文文學獎散文組冠軍、新詩組亞軍、「大學文學獎」新詩組冠軍等。著有詩集《不曾移動瓶子》、《眾音的反面》、散文集《斑駁日常》、《若無其事》、訪問集《問道於民》,合著《所以美好》、《文學星座》等;編有文學合集《走著瞧:香港新銳作者六家》、《一般的黑夜一樣黎明——香港六四詩選》(合編)及《是她也是你和我——準來港婦女訪談集》(合編)。近年於各大報章及雜誌撰寫專欄、訪問及評論。

【石俊言】(視藝部分)
於2015年獲嶺南大學頒授文化研究碩士學位,另早於2011年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頒授純藝術碩士學位,並獲碩士班最優秀成績獎項;及於2008年獲該院校頒授純藝術學士學位。2005年先後於香港藝術學院獲頒純藝術文憑(攝影)及視覺藝術證書。 

於2011至2014年間擔任提藝廊 (theA‧lift) 之策展人,以策劃本地視覺藝術家展覽及活動為任。石氏過往曾策劃之視覺藝術展覽眾多,當中特別項目包括「藝術北京2013」參展單位之香港藝術家二人聯展、「亞洲頂級畫廊博覽會2013」、「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計劃」參與單位展覽項目、尖沙咀海港城美術館「此境彼代」藝術聯展等。石氏早年之藝術創作亦曾獲邀於多個畫廊、商場展出。

現為香港文學生活館之項目統籌,主要協助館內一切有關美學、展覽、設計、攝影等視覺元素工作,具多年視覺媒介製作經驗。近年設計及排版之書籍包括《文學是一場寧靜的奮鬥——香港未有文學館》、《書在,人在——在緊緻的密縫中閱讀》、《無頭•神怪•紮腳——藝術旦后余麗珍》及《文華粵劇劇本選》等。亦曾協助策劃文學與視覺藝術之跨界展覽,包括《初始的溫度——文人手稿展》、《文學刺青,墨成肉身》及《文人瞬目——香港文學生活館會員攝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