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會「過去識」本土文學普及教育計劃 —— 香港文學季.字立門戶
年度主題︰字立門戶
居住是人類的最基本需求之一,託庇於有瓦遮頭、可以遮風擋雨的安身之處,便是這願望造就最早的建築。而「家屋」(house)的具體存在,也參與築構「家」(home)的抽象概念及情感,另一個與之相連的觀念是「社區」(community)一這數個層面若都存在殘缺,則是所謂「流離失所」。
以上種種,均構成文學藝術中非常普遍的主題及元素。第五屆香港文學季主題「字立門戶」,便是希望處理「居住」的主題。
二零一九年又有新聞報導,香港已連續幾年蟬聯「全球樓價最高城巿」,屬於「嚴重不可負擔」的程度,二零一八年樓價中位數為716.9萬元,為香港家庭年收入中位數34.3萬元的20.9倍,即一般家庭要不吃不住20.9年,才能買到中位價格的樓房。二零一九年四月另一份報告指出的去年平均樓價高達963 萬。「居住」,可能是香港人最感切膚之痛的主題。
擁有「自己的樓房」面對如此巨大的現實困難,則香港文學在此扮演的角色,包括在個人回憶與情感,及集體層面上的紀錄、反思、批判;更重要是通過認識與創造,開出想像的層面,讓現實在文字中增生、變化、帶動可能。
本屆香港文學季,將透過文學藝術的視角,以連串的講座、展覽、寫作坊、社區主題導賞、徵文比賽等豐富節目,展示「居住」主題的多元性,既遍及不同居住狀態與心理、人際關係的互動影響,也探討實際的社會問題,更認識不同的建築及社區歷史。本屆的香港文學季,將有更多的跨藝術範疇的元素,更多的本土關懷,更多的人文反思。文學處理人心;一個更美好的社會是否可能,很大程度上還是在乎人心。
在此再次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也希望社會大眾更能感受到我們的誠意,知道香港文學的成就。
活動日程(詳情見下)
6 月 29 日(六)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 | 開幕講座「居心何在・隨寓而安」
6 至 8 月(每課 4 節)glue 咕嚕館 | 詩歌創作坊、小說創作坊、散文創作坊、詩與攝影創作坊
6 至 7 月 社區導賞 | 海風不再廢墟團、北角大觀園、光影中的舊觀塘
7 月 7 日(日)Kino@Eaton House, 1/F Eaton HK | 講座「孤獨——空間 / 性格」
7 月 20 日(六)佐敦突破中心 | 講座「卑躬屈室」
8 月 2 至 24 日 香港藝術中心 包氏畫廊 5 樓 | 自宅字築:文學 x 視藝展覽
8 月 11 日(日)香港藝術中心 包氏畫廊 5 樓 | 講座「居住的審美」
8 月 18 日(日)香港藝術中心 包氏畫廊 5 樓 | 文學地方寫作坊